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启用“民政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服务中心”印章的通知

时间:2024-06-17 09:42:55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834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启用“民政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服务中心”印章的通知

民政部办公厅


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启用“民政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服务中心”印章的通知
民政部办公厅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民政局:
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中编办〔1994〕48号),民政部已正式成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服务中心,自即日起启用《民政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服务中心》印章。
特此通知
附:启用印章模样式。(略)



1995年3月30日
对《公司法》第76条法律规范性质的分析检讨

李红军


内容提要:本文从法律规范分类的角度,界定了公司法第76条的规范性质,并进而检讨了该条规定采推定适用规范的立法预设,分析了该条规定采推定适用规范的立法技术可能带来的消极后果,认为其有修正的必要。

关键词:推定适用规范 预设 检讨



一、第76条的规范性质

法律规范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作不同的分类,我国学者通常依据法律规范是否可以由当事人约定排除适用为标准,分为强制性规定和任意性规定[①],加拿大学者布莱恩.R.柴芬斯则以规则的适用条件为标准,将法律规范分为强制适用规范、推定适用规范和许可适用规范[②],同样的分类方法也为其他学者所采用[③]。其中,“推定适用规范是指不需要各方采取任何种类的积极确认措施即予适用的规范”,而许可适用规范则是指“不能自动适用而需当事人作出选择后方能予以使用的规范”[④],两者的差别在于,推定适用规范除非选出,否则适用,采用该立法技术可以填补当事人约定的空白并节约当事人对该事项进行磋商的交易成本;而许可适用规范是除非选入,否则不适用,采用该立法技术可以提示并授权参与各方对该事项进行特别磋商,从而体现立法者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尊重,同时也体现了立法者不能判断该事项是否符合大多数参与者的利益。

根据这一分类,《公司法》第76条[⑤]的规定显然属于推定适用规范,除非股东在章程中排除,否则,关于“自然人股东死亡后,其合法继承人可以继承股东资格”的规定自动适用。



二、第76条的立法预设

从第76条的规定来看,该条规定采推定适用规范,是建立在以下两个预设基础上的:

第一个预设是认为,大多数情况下,自然人股东死亡后,其合法继承人继承股东资格是符合股东利益的。因为在立法技术上采用推定适用规范,意味着立法者认为该规定的推定适用“符合有关各方的期望和需要”,与“其所适用的大多数公司参与者的偏好一致” [⑥],因此,推定“合法继承认人可以继承股东资格”可降低股东对此进行专门磋商的交易成本和填补股东未对此事项在章程中进行约定时的意思空缺。

第一个预设是认为股东能够在章程中作出与第76条前段相反的规定,从而排除第76条的当然适用,有学者因此认为这是对股东意思自治的尊重和维护[⑦]。



三、对第76条立法预设的辩驳

我们认为,前述预设是不能成立的,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大多数情况下,自然人股东死亡后,其合法继承人继承股东资格是不符合其他股东和公司利益的,也违背了有限公司“人合”的性质。

有限责任公司“人合”的性质意味着“公司股东之间通常具有很强的人身信任关系”[⑧],这种人身信任可以有效地降低管理成本和运营成本,是实现有限责任公司效率的保证。因此,有限责任公司“股份自由转让的限制”成为有限责任公司基本的治理模式和“控制模式”[⑨]。

在正常的情况下,自然人股东死亡后,其合法继承人因与原股东之间缺乏人身信任,继承人继承股东资格显然会对公司股东间原有的人际关系构成冲击,从而破坏有限责任公司“人合”的基础,通常并不符合其他股东和公司的利益。

由此,我们可以合理推断,在正常的情况下,《公司法》第76条的第一个预设是不能成立的。



其次,预设股东会理智地在在公司章程中就股权继承作出约定不切实际。

从实践来看,目前的有限公司章程制定程序使股东通常不能就股权继承问题作出规定。根据我国目前公司登记管理的情况,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为了节约审查章程合法性的成本,普遍存在为公司设立人提供格式章程的现象,因此,有限责任公司章程“往往是根据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供的章程范本来制定的,普遍存在着简略粗疏的问题”[⑩]。本文在写作过程中,通过网络随机查询了十个县市级工商局提供的范本,均无有限公司股权继承的规定[11],可以想见,法律预设公司股东会在章程中就股权继承问题作出理性约定是不切实际的。

从统计数据来看,大部分企业的章程未对股权继承问题作出规定。2003年4月,《中国企业家》杂志社曾就股权继承等相关问题对部分中国民营500强企业负责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尽管100%的企业负责人认为股权继承问题非常重要,但90%的被调查对象表示在公司成立之初,发起人间没有一起讨论过股权继承问题,而84.2%的公司负责人承认在其公司章程中没有涉及股权继承条款,只有15.8%的公司在章程中涉及了一些股权的继承问题。[12]

从文化背景上看,在章程中规定股权继承问题不符合国人的文化观念。中国人一向对涉及死亡的事宜比较忌讳,而在公司成立时就对死后的事项作出安排更是不符合大多数人的文化心理习惯。

关于加强对禽鸟及其产品的监督管理严防禽流感疫情扩散的紧急通知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商务部 海关总署


关于加强对禽鸟及其产品的监督管理严防禽流感疫情扩散的紧急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检验检疫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宁波、厦门、深圳、珠海检验检疫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外经贸、商务、经贸委(厅、局)、商务部驻各地特派员办事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外经贸局,海关广东分署、天津、上海特派办、各直属海关:

2004年1月27日,经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确诊,确认我国广西隆安县丁当镇一个体养鸭场发生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1月26日,据湖北、湖南省报告,湖北武穴市一养鸡专业户和湖南武冈市一养鸭户发生禽流感疑似病例,进一步的诊断工作正在进行中。当地政府已依照《动物防疫法》封锁了疫区,采取了扑杀、强制免疫等扑灭措施。目前疫情已得到控制,尚未发现人员感染。为切实保护我国畜牧业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维护正常的贸易秩序,防止禽流感疫情扩散,现就有关问题紧急通知如下:

一、各地检验检疫、质量技术监督、商务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禽鸟屠宰加工及禽产品加工企业的监督管理,严防禽流感疫区的禽鸟及其产品进入加工、销售环节。在疫情解除之前,农业部门划定的疫区范围之内的有关禽类及其产品的加工企业必须立即停止生产,已经生产的有关产品就地封存,不得投放市场。

二、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督促有关加工、流通企业规范进货渠道,严格索证索票制度,完善购销档案,不得加工、存放、经营来自疫区的禽鸟及其产品,严把市场准入关;要加强对屠宰厂的管理,督促企业切实做好禽类产品的检疫检测工作;并立即通知有关企业,暂停从广西、湖南、湖北3省(区)组织禽鸟及其产品出口;有关出口许可证发证机构立即暂停签发来源于广西、湖南、湖北等省区的活鸡、鸡肉产品的出口许可证。

三、各地商务部门要加强市场监测,制定肉类产品市场应急保障预案,完善地方储备制度,适时组织调控市场,维护市场稳定。

四、各地检验检疫机构必须严格把关,严防禽流感疫情传出。自通知之日起,各地检验检疫机构暂停接受广西、湖南、湖北3省(区)的出口禽鸟及其产品的报检;对尚未离境的上述地区出口禽鸟产品海关不予放行,并应立即通报、移交当地检验检疫部门。

五、各海关要严格凭检验检疫部门发放的进出口货物通关单验放禽鸟及其产品,在国家有关部门未宣布解除疫情之前,要加强风险分析,加大对禽鸟类产品及可能夹藏、伪报禽鸟类产品的进出口货物及运输工具的查验力度,对存在可疑情况的要必查详验,缉私、调查部门要重点加大对禽鸟类产品走私的打击力度,毗邻发生疫情的国家或地区的海关还要采取措施,加强对边民互市携带禽鸟类产品的管理。

六、各地检验检疫机构要切实加强对出口禽类及其产品的检疫把关,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加强本地区供港澳活禽和禽类产品出口企业的督促和指导,共同努力,确保供港澳地区活禽和禽类产品的安全质量和稳定供应。

七、各地检验检疫、商务、海关等有关部门和企业要密切关注各贸易国家或地区对我国发生禽流感后采取的检疫措施或反应,一旦获悉有关国家或地区对我国禽鸟及其产品采取限制或禁止进口措施,必须立即上报各自主管部门,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暂停相应地区的相关产品出口,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直至质检总局等部门与有关国家或地区达成恢复出口的协议。

八、当前,周边国家或地区疫情复杂,国内也发生了高致病性禽流感,各地检验检疫、质量技术监督、商务、海关等部门要密切配合,严格履行各自职责,切实做好检疫、国内市场管理、进出口管理等工作,防止禽流感疫情传入传出我国。

九、今后,凡经农业部确认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或禽流感疑似病例之后,各地检验检疫、质量技术监督、商务、海关等部门要按照本通知精神共同并做好上述有关工作。





质检总局 商务部 海关总署

二OO四年一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