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对外商投资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情况进行调查的通知

时间:2024-07-01 03:06:45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267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对外商投资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情况进行调查的通知

财政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对外商投资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情况进行调查的通知

2003年3月6日
财办会[2003]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
  外商投资企业自2002年1月1日开始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为进一步了解《企业会计制度》在外商投资企业的实施情况,请组织本地区内从事外商投资企业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填写所附调查表(见附件1),并由会计师事务所根据实际情况提供下列问题的意见和材料:
  一、已经开始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外商投资企业,调账过程及实际执行中存在哪些问题?主要原因是什么?
  二、尚未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外商投资企业,其主要原因是什么?会计师事务所在对外商投资企业年度报告进行审计时所依据的会计标准是什么?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意见为何种类型?如果注册会计师出具了非标准审计意见,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的意见如何?
  三、会计师事务所对外商投资企业实施《企业会计制度》有何意见和建议?外商投资企业对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意见和建议。
  请各地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将会计师事务所填写的调查表及有关材料进行汇总,形成书面报告,连同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材料(原件或复印件)于2003年5月30日前反馈我部会计司。

附件1:外商投资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情况调查表

从事外商投资企业审计业务的事务所名称
该事务所审计外商投资企业户数
 已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外商投资企业,按照调帐办法的规定进行追溯调整的情况
已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外商投资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以后对2002年净利润的影响金额
  总户数
已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户数
调整项目  
调整金额
净利润增加金额
净利润目减少金额



附件2:关于外商投资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情况调查表填表说明

  1.“已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外商投资企业,按照调账办法的规定进行追溯调整的情况”栏:主要填列按财政部财会[2001]62号文件和财政部财会[2002]5号文件的规定,在外商投资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时,需要进行追溯调整的项目,分别列示有关项目及相应的追溯调整金额。
  2.“已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外商投资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以后对2002年净利润的影响金额”栏:主要填列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以后,与执行原《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相比较的差异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按“净利润增加金额”和“净利润减少金额”分别填列。
  3.“该事务所审计的外商投资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以后,涉及的主要纳税调整事项”栏:主要填列外商投资企业在将会计利润调整为应税所得额时的调整事项,如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等。                




天津市客运出租汽车治安管理规定

天津市人民政府


天津市客运出租汽车治安管理规定

1990年12月25日天津市人民政府第30号令发布



第一条 为加强客运出租汽车行业的治安管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驾驶员、乘客的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凡在本市经营客运出租汽车的单位或个人,均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经营客运出租汽车的单位或个人,在领取出租汽车准运证件后十日内,到天津市公安局公共交通治安分局(以下简称公安公交分局)办理备案手续,提供出租汽车照片和驾驶员相片。
本规定发布前已经营客运出租汽车尚未办理备案手续的,须在本规定发布次日起三十日内补办备案手续。
停业、歇业、转业、复业或者更改名称、迁移地址以及改变出租汽车外观、外型、更换驾驶员的,经有关部门核准后十日内到公安公交分局办理备案变更手续。
第四条 客运出租汽车座位定员在六人以下(含六人)的车辆,应当安装有效的报警装置。
第五条 经营客运出租汽车的单位,应当有一名领导人负责治安管理工作;个人经营客运出租汽车的,应设立治安组或治安员。
第六条 客运出租汽车驾驶员,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法规、规章的有关规定,服从公安机关的治安管理;
(二)离开自己驾驶的汽车时,应将车门锁好,未经调度员许可,不准将汽车交给他人驾驶;
(三)严禁利用出租汽车运载赃物、违禁品和进行其他违法活动,对乘客遗留在汽车内的违禁品,应及时上交公安机关;
(四)发现违法犯罪分子,应及时报告公安机关;
(五)协助公安人员依法执行公务。
第七条 公安公交分局对客运出租汽车行业的治安防范工作,实行监督检查和指导。
第八条 对在客运出租汽车治安管理中有贡献或者成绩显著的单位或个人,由公安机关、有关部门给予表彰、奖励。
第九条 公安公交分局在治安防范检查中发现存在重大治安隐患的,应当及时向被检查单位或者驾驶员发出《治安隐患整改通知书》。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或者驾驶员,应当把治安隐患的整改情况,及时报告公安公交分局。
第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公安机关根据情节轻重,对直接责任单位或个人予以处罚:
(一)未按照本规定办理备案或变更备案手续的,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二)接到公安机关发出《治安隐患整改通知书》后逾期不整改的,处二百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情节特别严重的,责令停运整改;
(三)利用出租汽车运载赃物、违禁品或者进行其他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的,处二百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四)利用出租汽车容留卖淫嫖娼或者接送明知是卖淫嫖娼的乘客的,除依照有关规定处理外,并吊销驾驶证。
属于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一条 本规定由市公安局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990年12月25日

关于执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国务院55号令有关问题的批复

国土局


关于执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国务院55号令有关问题的批复
国土局


湖南省国土测绘管理局、福建省土地管理局:
你们先后报送的《关于贯彻执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国务院55号令有关问题的请示》(湘国土测绘办函〔1996〕第13号和《关于如何适用法律对出租划拨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行为进行管理问题的请示》(闽土法监函〔1996〕027号)收悉。文中所提问题涉及到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即国务院55号令在执行中如何衔接问题。为了确保《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国务院55号令的正确贯彻实施,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维护土地市场秩序,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的有关规
定,现就法律应用问题,作如下批复:
一、关于国务院55号令与《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以下简称法律)在执行中如何衔接的问题。法律施行后,国务院55号令继续有效,国务院55号令的规定与法律的规定相一致的,应结合起来执行;法律没有规定而国务院55号令已有明确规定的,应按国务院55号令执行;法律
虽有原则规定,但根据法律规定必须依照国务院规定执行的,在国务院新的规定出台之前,应按国务院55号令或国务院其他有关规定执行;国务院55号令有关条款内容与法律规定不一致的,应当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
二、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审批问题,应当按照《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执行,即“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房地产时,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审批。”目前,国务院尚未对人民政府审批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权限作出新的规定,
应按国务院原有规定《关于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权限的通知》(国发〔1989〕49号关于“政府对有偿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批准权限,应与行政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批准权限相同”的规定执行,不宜再按国务院55号令关于由市、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审批的规定执行。
三、《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所称“受让方”,应是指原划拨土地使用权人即转让方的对应方。《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施行后,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应按该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与受让方签订出让合同,不宜再按国务院55号令的有关规定,与划拨土地
使用权转让方签订出让合同。
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在办理有关出让手续时,应依照《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国务院55号令等行政法规及地方性法规、国家土地管理局和各省级人民政府的有关规章进行审查,其中也包括对受让方主体资格的审查。出让合同应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国务院55号令的
规定,参照国家土地管理局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正式颁布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示范文本”签订。
四、《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经过批准,划拨土地使用权人转让房地产也可以不办理出让手续。这是只有在具备法定条件下才能适用的条款,即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必须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才能决定有关当事人可以不办理出让手续;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方虽经批
准可以不办理出让手续,但要按照国务院的规定缴纳有关土地收益。目前,有些地方片面理解第三十九条第二款的规定,在国务院有关规定尚未出台的情况下,擅自批准划拨土地使用权人不经办理出让手续转让房地产,甚至一些划拨土地使用权人不经依法批准未办理出让手续也不依法缴纳

有关土地收益就擅自转让房地产,不仅违反了第三十九条第二款的规定,也使第三十九条第一款不能正常贯彻执行,造成土地市场混乱。为制止各种非法转让行为发生,维护土地市场的正常秩序,防止国有土地收益流失,在国务院有关规定出台之前,转让划拨土地使用权应暂按国务院55
号令第四十四、四十五条规定执行,有关审批和出让手续,应按《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执行,国务院新的规定出台后,按新的规定执行。
五、《土地管理法》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都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前法中的第四十七条和后法中的第六十六条也都是有关非法转让土地的处罚条款,在处理非法转让土地案件中应当同样有效,但各自的适用范围有所不同。当事人违反《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九条第一
款的规定,未经依法批准擅自转让房地产的,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经审查如准予转让,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应当依据该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予以处罚。除此之外,均应按《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和国务院55号令的有关规定处理。
六、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房屋所有权人以营利为目的,将以划拨方式取得使用权的国有土地上的房屋出租的,应当上缴租金中所含的土地收益,实施该条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目前,国务院尚未制定具体办法,应暂按国务院55号令第四十四、四十五条
的规定执行。国务院有关实施第五十五条的具体办法出台后,按该办法执行。当事人未经批准,擅自将划拨土地使用权连同地上建筑物出租的,应当认定其租赁行为违反国务院55号令第四十四、四十五条的规定,应按照国务院55号令第四十六条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
七、关于土地管理部门与受让方签订出让合同是作为行政行为还是民事行为,土地管理部门依出让合同承担的违约赔偿责任是行政责任还是民事责任问题,是对法律的进一步界定,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规定,此类问题应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
八、你们在请示中涉及的其他有关法律的应用问题,可按国家土地管理局《关于贯彻〈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若干问题的批复》(国土批〔1995〕13号)一并执行。




1996年9月4日